大体上,中国文学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派:体制派、市场派和独立派。

体制派目前占了大多数,比如说,许多作家是作协的签约作家,或者在文联、作协的相关机构里任职,同时从事文学创作,从国家机构领工资。除了签约作家以外,作协也有普通成员,虽然作协成员只是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,本身并不能为作者带来无缘无故的收入,但由于国内的许多文学杂志隶属于文联或者作协管理,因此,身为作协成员相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投稿机会,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。虽然国内有各种各样的协会,但我想还没有那种协会全国之间的交流,可以超过作协成员,大概在于,即是没有互联网,作家们也已经早已因为需要投稿的缘故开始了通信交流。这种紧密的交流延续至今,也加剧了体制文学派的圈子化。

由国家承担文学工作者的各项费用,这样的制度在全世界也不算多见。对于体制内的许多作家来说,可以创作真正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,而无须讨好市场,这大概也正是这种制度的意义所在。但随着市场化的开展,一些体制派的作家也难免受到质疑,因为他们的作品不接受市场的检验,而只能由圈内人士互相欣赏。

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,国内也出现了市场派的作家。在海外,这样的作家占据了绝大多数。市场派作家的作品深受市场欢迎,非常好卖,但作者可能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作协,甚至不被文学界所认可。但是无所谓,因为他们的作品可以大卖,本身已经可以从经济上给作者带来丰厚的收入。尽管体制派作家与市场派作家形同陌路,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交流。一些体制内作家的作品,可能很被市场认可,比如张艺谋的电影许多改编自体制内作家的作品;一些市场作家也在成名之后加入作协,成为体制的一份子。更有金庸这样的市场派作家,被北大教授写入文学史,当年颇引起了一番争议。

除了体制派作家和市场派作家,还有很小一部分作家是独立派,他们并不属于体制,却也不愿意讨好市场,创作难以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学作品。对于这一类作家,我觉得他们更像是先锋艺术家,只是采取了文字作为创作的媒介。

由于历史的原因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没有金庸古龙或是琼瑶这样的市场派作家,改革开放以后,市场派作家逐渐涌现,但与别的行业相比,作家们所能获得的收入并不算太多,因而很多有能力的作家并没有选择这种职业。这种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所改观,有赖于电影和电视业的发展,市场派的作家越来越能够获得超额的回报,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文学市场的行情,体制内作家的作品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。

当文学只是少数人的特权的时候,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会将它神圣化。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经济的发展,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人会投入到文学的事业中来,而文学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神圣化,写作也会成为同其他行业一样的谋生之道。